我和莫生有個約會之維也納篇(12)
01.上次最後幾張照片中的卡爾地鐵站遠景有座有綠色圓頂的建築物,其實就是這座卡爾教堂。
01.上次最後幾張照片中的卡爾地鐵站遠景有座有綠色圓頂的建築物,其實就是這座卡爾教堂。
02.這次逛了奧地利幾個城市超過10座教堂,唯獨這座是收費進場的,原因稍後再說。卡爾/查理教堂(德文Karlskirche,當中的Karls亦可解作查理)內飾真是非常漂亮,每一部分都堪稱為藝術品。
03.融合了古希臘和羅馬元素與拜占庭,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
04.18世紀早期,中歐遭受了黑死病的最後一次大爆發,人口大為減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發誓要建造一座教堂。瘟疫過後,新教堂於1713年正式宣佈。
05.教堂兩側的小祭壇同樣造型精美。
06.內飾採用很多彩色大理石。
07.在主祭壇上,一個場景描繪了聖博羅梅奧的升天。
08.或許因為收費的關係,教堂內信眾稀少。
13.不是盛菜的盤子,這是呈橢圓形的圓頂。
17.教堂背後的樓房。
22.卡爾教堂或許不是維市最大的教堂,卻肯定是最漂亮的之一座。
(部分資料摘自Trendy Travel)
(未完待續)
09.不過這樣也方便了我們拍照。
10.在雕塑組的上方,一個天使和太陽光線的圓圈排列在光源的前面,與聖彼得大教堂的類似設計相呼應。
11.教堂內有座高及頂部的鐵架,在進行工程?
12.非也,其實這是座升降機,旅客可直接上到圓頂上8個窗口之一個觀看附近風景。這就是收費的最大原因。
13.不是盛菜的盤子,這是呈橢圓形的圓頂。
14.步出升降機,可近距離欣賞圓頂壁畫。
15.壁畫主題是由聖母瑪利亞支持的聖博羅梅奧代禱 – 懇求聖三一結束維也納的瘟疫。
16.窗口很接近教堂門前的兩根巨柱,向下看是教堂前的那個橢圓形水池。
17.教堂背後的樓房。
18.教堂設計以古希臘神廟風格的門廊為中心,兩側以羅馬的圖拉真柱為藍本。
19.雙柱參考所羅門的神殿以及赫拉克勒斯的支柱(查理五世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的象徵),並且讓人聯想到古代的萬神殿。
20.這些柱子的特色是意大利雕塑家Lorenzo Mattielli製作的浮雕,描繪了生活聖博羅梅奧的場景。
21.圓頂讓人想起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但是它的基礎是一個細長的橢圓體。
22.卡爾教堂或許不是維市最大的教堂,卻肯定是最漂亮的之一座。
(部分資料摘自Trendy Travel)
(未完待續)
afon
告解亭也很有藝術價值
回覆刪除對,真是一事一物都很有欣賞價值。
刪除afon
欣賞美麗的教堂!
回覆刪除多謝瀏覽。
刪除a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