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輪,翻遍dap17主頁中文件夾內所有檔案,都找不到之前長按開關---截屏的所得。
最後唯有以hibycast在手機上來截。
先要說明,為了不浪費複製音檔時間,我是直播nas內的音檔的。dap17是可播iso檔的,但按播放鍵後一段時間才有反應。
忘了截播不了cue檔那張,但情況跟n7一樣,可參看以下截圖。
n7已更新固件1.3。
新功能有不少,但最關注的是all to dsd。
既可選揀,當然選取最高dsd512規格。
對了,n7的cayin app是找不到播nas選項的,所以唯用海貝。
就播剛才dap17的那iso,但就甚麼東東都不見。
這張是手機截nas內這iso的圖片。
這是另一個iso檔。
可見應有內容的。
曾在貼吧發問:見貴廠新推的ru7小尾巴也是1bit的,主打是all to DSD。因此,順道問一下。n7的all to dsd應怎使用?
這是用過的別家的,當開了all to dsd,屏頂左邊有2.8m字樣。
是否只cayin app才可以,並且要在播放本機內音檔呢?
結果如向樹洞發問一樣,並無答案。
以下引述一位高手的拔刀解釋:
这个我可以帮您解释一下。
首先要明确all to dsd的原理,楼主贴的另外一台机器,使用的是机器利用soc的算力,使用软件方式,来把pcm转换为dsd,然后输入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通道,所以在机内显示,是对应的dsd码率,这个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缺点就是转换的规格越高,对soc的性能要求也越高,耗电比较明显,同时高频运算对声音也有不利影响,所以一般大家都是在PC上,利用pc高性能算力来转换,然后通过网桥形式隔绝干扰。至于为什么要用到all to dsd功能,简单解释下,就是目前我们常见的这些像4497之类的dac,pcm进入dac,本质上就是做一个变换,然后输出声音,这个过程其实就类似转为dsd,我们利用外置设备转换后,再输入dac,只要性能算法足够好,理论上肯定比dac自身处理效果更好,更有一些比如4398、4497等,都有dsd专属的直通功能,pc上用hq player,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N7的原理则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台1bit机器,他的dac部分是只能输入dsd信号的,所以pcm信号是必须要通过一个我们称为数字音频桥的硬件去转换为dsd,然后输入dac,这个过程在N7上是必须的,也就是说N7本身就是一台用all to dsd形式播放的机器,固件升级后,等于自己可以通过控制硬件来调节dsd转换的规格,由于这部分工作都是数字音频桥完成,所以在系统播放层面,信号输出的时候,还是源码输出,UI显示上是不会变化的,但是调节不同规格,听感上是会有变化的,个人更建议用dsd128,比较均衡的选择。这种硬件转换的好处是计算资源和电力消耗小,缺点的话是性能算法,相比高算力PC加更复杂算法要弱,不过随身层面来说,是比用soc转换更好的选择。
最后补充,既然N7的调节是基于硬件的,也就是说这个选项,不管你用什么app,包括各种流媒体app,都是有效的,而不是用软件转换的机器,只有相应app可以生效。
刚刚打了这段文字之后,我想到一个验证方法跟玩儿法,就是您可以在N7上安装uapp等app,然后把app里面的实时dsd转换打开,看看右上角的码率显示有无变化。
如高手所說,不顯示有其深意。那就由它吧。
很專業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