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
九龍寨城公園的原址是九龍寨城,是香港近代歷史其中一個
最重要的遺蹟。
九龍寨城位處九龍半島的東北角附近,清代期間在寨城附近
興建了一座炮台。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九龍寨城成了
九龍半島其中一個海岸防衛要點;寨城在1846至1847年間
陸續建成了圍牆、六座瞭望台、四道城門,還有士兵營房、
火藥倉、軍械庫等。
1898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英國藉機租借新界,
雖然九龍寨城屬中國領土,但英國仍派兵佔領寨城,並將駐城
官員逐出。在往後約100年間,寨城進入無人管治的時期,成為
大量低下階層的民眾居所,並且被俗稱為「九龍城寨」或
「九龍城砦」。
二次大戰後,大批中國內地難民來港,城寨不斷擴展,大量非法
樓宇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而無牌牙醫、家庭式經營的
小工廠當時在九龍寨城也很常見。由於城內樓宇密集、通道濕窄、
龍蛇混雜,是毒梟、罪犯匿藏的巢穴,因而又有「三不管」之名
(即中國、英國和香港政府三方都不管)。直到1987年,中英
兩國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1995年建成了今日的九龍寨城公園。
如今,寨城公園還保留了原為寨城官府衙門的建築。衙門採用
三進式的設計佈局,內有四廂,陳列九龍寨城的歷史資料與文物,
包括門前兩尊清嘉慶七年(1802年)鑄成的大炮,是香港僅存的
一批古炮。
(以上照片及文字摘自網路)
01.趁著往香港買點東西,順道逛逛這座滿載香港近代歷史的公園。
九龍城這個區的樓宇比較矮,令人有種這不是香港地方的感覺。
02.七轉八轉後,終於到達目的地。雖然不是香港人,但澳門就連看
電視也是收看香港的頻道的,所以大家的文化非常接近。香港人習慣
叫「九龍城寨」,原來實際名稱應是「九龍寨城」。
03.我們是穿過賈炳達道公園來到九龍寨城公園的,前者種有很多
台灣欒樹。
04.這些應是花吧。
05.秋冬難有漂亮的花朵。
06.這堵牆應是當年的城牆。
07.雖改建成公園,原來的城門仍保留下來。
08.寨城部分遺跡。
09.很有中國風味的迴廊。
10.這裡有間老式房子,內設有很多與城寨相關的事物。
11.就缺了紅紅的燈籠,像不像那電影的大宅?
12.九龍城又有小泰國稱號,這裡有很多泰式食店。
13.回澳前,在灣仔吃了點麵條。香港有很多潮州人,所以順帶可
吃到那邊的魚旦粉。
afon
古蹟公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