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吃---(24)
疫情持繼,昔日離島遊客區冷清得很,食肆紛紛推出優惠。

01.這店算是氹仔老牌葡餐館,往日飯點時一位難求,現在門堪羅雀,正好是我們這些在地的來吃。

02超油膩的西洋炒飯。

03.不太熱的餐包。

04.初入社會工作時,入職第一份長工前需接受訓練,僱主提供食宿。當時食堂大廚經常會煮馬介休,是一種汁水豐富有多種蔬菜與魚的菜式,稱為燴馬介休。

05.當然世事那有這麼好,那大廚好像跟我們過不去似的,這菜味道是好的,可惜馬介休就浸不透,魚肉就像樹皮一樣,每次只能望魚興嘆。說也奇怪,現在這道菜像在澳門葡餐館菜牌上消失了似的。
當日,在菜牌中的照片看到久違了的「老朋友」,而且就要緊的是魚肉是正常的。

06.接著,邊逛步行消化食物,邊找尋飯後甜品。

07.疫情前到路環那邊買過,人龍一大條,現在就...

08.既挑了葡撻,就放過木糠布丁吧。

09.澳門就是個小地方,未有賭博業前,食店也不多。新橋區永樂戲院附近有家老麵店,已結業多年。最近,原址新開一家麵店,店名仍是當年的,不過就不再賣雲吞麵這種傳統麵食。

10.以前不說未吃過,就連「酸菜魚」這名也沒聽過。這家重新包裝的老店(聽說東主是當年的後輩)賣的酸菜魚是我吃過最好的。

12.這店提供選擇不多,這碗牛三寶(筋、雜及腩)亦不錯,牛腩不像澳門大部分麵店的韌。兩款的湯頭超正。

13.兒時家境一般,得去吃「西餐」就高興不已。當時食店很少,父母就常帶我們去「工人球場」及福隆新街安樂(結業多年但聽說近年在附近重開)。主打吃前者的燒雞,及兩者都有買的焗骨飯,但以安樂的較好吃。
最近迷上了焗骨(豬扒)飯,但總吃不回以前的味道。退而求其次,亞豐素街的日昇算是好味的,伴有多種蔬果的醬汁,再焗得香香的,正點。
afon
難怪疫情期間,有不少人變胖
回覆刪除有理,呵呵。
回覆刪除afon
食得好豐富!
回覆刪除多謝瀏覽。
回覆刪除a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