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南德

2018年3月31日星期六

有動作的表面


有動作的表面

說起手表,相信現今社會基本上已不是甚麼奢侈品了。當然,在我還是初中生時,經多翻等待才有一隻所謂的〝學生表〞。 每樣事物的功能、方向及目的等等,都是在修正及改變的。一如初始時人們為了治鼠及防盜,偶爾發現猫狗的特性,故而豢養起來。時移世易,今天猫狗已成爲人類朋友或寵物。手表一樣,其最基本功能是報時,但隨著社會一部分人富裕起來,它另一個功能就逐漸突顯出來,就是取悅人們。


01.指針式手表較傳統,基本就是作為報時之用,不過亦有加入星期日曆顯示。


02.記得在我高中年代,手表從機械式的演變出電子式的。主要是數字式顯示,而因此手表就有更多功能。當然照片中的顯示如天氣、戴者的心跳等等就並非初代的數字表的功能了。


03.今天有了智能手表,配合智能手機功能就更翻幾翻,所謂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而設計上更有非常獨特的,甚至打破傳統的顯示方式。


04.上述說到取悅功能,最常見就是在表面顯示動作,逛過故宮鐘表館的就明白我所說的是甚麼。舉例說,在表面加些會動的花鳥蟲魚等等。照片見鳥巢邊有兩隻親鳥,當中一隻正在餵哺巢內雛鳥。比較大小兩部分,會知道蛋會裂開,第3隻雛鳥就破殼而出。不要誤會只有智能手表能作出如此動作,其實這個表面只是模仿一隻名牌機械手表而已。


05.最後一張的表面是可換人物的,應該是幾個在劇中的人物,至於指針就是主角的兩隻手。 現代手表已有數百年歷史,在我國清朝年代已有外國製造的多功能鐘表,所以製作這種以取悅或炫耀為主的鐘表肯定不是現今電子表專有的。然而,由於這種機械鐘表非常繁複,故此售價超貴,而且體積龐大,多是身份顯赫者的玩具。有了智能手表,多功能顯示就要走下神壇,成為你我都能擁有的了。

afon

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

最近吃...(5)


最近吃...(5)

01.再去這韓式食品超市大採購。


02.從朋友口中得知這葡式食肆食味頗正宗,這店位於中區行人區旁的一條斜巷內。


03.如常地,這店全僱用不懂中文的外地服務員,所以說澳門有點檔次的食店似是不歡迎只懂中文的食客的。


04.店東是對葡籍夫婦,幸好掉了多年的葡語還可以略為應付點菜。


05.這個品牌的啤酒是葡國生產的。


06.忘了這個是甚麼牛肉。


07.葡國海鮮飯是有濃湯的,味道很好。


08.這是牛肉附帶的炸薯條。


09.以小吃為主的台灣夜市,澳門十月初五街康公廟一帶也在節日舉辦類似的活動。


10.一個個小碗盛著的叫「缽仔糕」,是款兒時頗流行的糕點。


11.煙霧彌漫的仙境?非也,是炒海鮮而已。


12.這是全個夜市最華麗的一攤,即點即炒的有辣椒炒蟹。


13.口袋寬的可以選擇龍蝦或帝皇蟹。


14.除了缽仔糕,還有很多懷舊小吃,如:啫喱(果凍)蛋、麥芽糖、叮叮薑糖...


15.同伴認得這攤,說從前曾在街頭擺賣,能再吃到兒時的味道真令人興奮。


16.左邊的是類似日本的鯛魚燒,右上的燉蛋(?)右下的是蚵仔煎。


17.由於剛吃過晚飯,所以只買了點懷舊小吃,至於其他食物嘛,就留待下次吧。

afon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最近吃...(4)


最近吃...(4)

01.愈年長每逢過節愈少吃應節食物,唯獨元宵節吃湯圓是肯定的。試過幾種,還是覺得香港出品的外皮軟滑夠Q,流沙花生餡最好吃。


02.自學生時代已光顧附近一家茶餐廳,可惜已結業多年,該址也空置幾年了。過年前見上址變成一家「茶樓」(港式飲茶的食肆)。最近澳門多了這類新式茶樓,即面積不大,枱椅不多,但所賣「點心」味道卻不差。


03.發現了家台山區的糕點店,食物種類很多,正在擇美味而吃中。他家的麻糬外皮糯糯超Q的,兩款餡料:花生碎沙糖及紅豆沙都是超讚的。


04.朋友介紹中區一家日式連鎖蓋飯店,這裡獨沽一味天婦羅蓋飯。


05.點了最華麗的鰻魚及蝦天婦羅定食,味道...


06.經考慮後將用了近廿年的燃氣煮食爐換成電磁電陶爐,這樣熬湯時調好時間就可以了。


07.從前有種泡麵湯底是蕃茄湯,可惜廠商早已關門大吉。最近附近一家泰國食店易手為賣麵線的,幾款湯底中居然有蕃茄湯(還可加麻辣),食味不錯。


08.家人比較喜歡韓食,所以某天就去了筷子基區吃韓式火鍋。


09.這店裝飾得很獨特。


10.點了個小的,林林統統的一大鍋,算是種體驗吧。


11.韓菜又怎少得了韓式泡菜。


12.辣炒年糕不及在釜山吃的好味,不過炸雞就這店的好多了。

afon

2018年3月21日星期三

沒有你的日子...


沒有你的日子...

大概在兩年前,偶然地又再聽音響,不過這次用的是電腦接耳筒的。雖然這次聽的目的純粹是搞些背景氣氛而已,但基於從前對音響的熱度,逐漸就要求更高質量的聲音。當然現在已不是正襟危坐地膜拜,所以在網上略搜尋下就先後入手了清風的耳擴及Su 1 Pro解碼器,再接上AKG的K712(後加了對小型的無源揚聲器)。
耳擴的使用簡單如一般家電一樣,但Su 1 Pro卻不然,就從接駁說起吧。
首先,音源用電腦播放音頻檔案,包括有ape,flac,wav,dsf及dff等等,播放軟件是foobar。由於賣家的建議,安裝的foobar版本只是1313。以一條usb線從電腦接到Su 1 Pro,不過這樣尚未有聲音的。
本來聽了接近兩年,這組合令我非常滿意,不過前幾天,一時手快更新了電腦主板上聲卡的驅動程式,Su 1 Pro登時啞了。知錯已悔恨難翻了,唯有想辦法補救,可惜好死不死,兩年前安裝Su 1 Pro時並無留下筆記。
自問很喜歡嚐鮮試新軟件,不過已經是十多年前了。再次瀏覽賣家網站,完全沒有安裝設定的指示,只好去求(谷歌大)神。花了一天挖料及嘗試,真佩服兩年前的自己,原來使用這種(外置或內置)聲卡由於安裝不同廠商的解碼芯片而使用各自的驅動程式,不能一概而論的。Su 1 Pro用的是AK4495芯片,再配合XMOS的驅動程式才能工作。
所謂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經過多次嘗試,找齊所有相關的驅動程式及foobar的插件,終於...有聲了。
失而復得的心情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出的。

afon

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

漂亮的光與影


漂亮的光與影

每年聖誕節期間,澳門都會舉辦一些活動,用以吸引遊客。一如眾多的方案,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居民,也只能順帶受惠吧了。

01.或許是主事單位早前換了一把手,2017年的節慶活節搞得比往年好。這些是公車站牌嗎?


02.草地也會發光!


03.其實這些都是2017年光影節的佈置吧。


04.其中一個「表演」場地是南灣的雅文湖畔。


05.一座由彩色花朵砌成的「迷宮」。


06.右下的就是上述的「迷宮」,左邊的是附近主教山的教堂。


07.另一場地是白鴿巢附近的聖安多尼堂,光影節的重頭戲是以幾座教堂的外牆為屏幕,作出「光雕」表演。


08.白鴿巢公園也有另一種風格的燈飾。


09.色調以藍色為主。


10.猶如置身藍色海洋。


11.雖然聖誕節已過了幾天,中區街道仍有應節燈飾。


12.議事庭前地行人區是些大型的應節佈置。


13.過往幾年的聖誕樹都是千篇一律,今次竟是金色的簡潔造型。


14.彩燈數量應該不少。


15.澳門公帑一直都是「不設防的」,反正普通居民對此也不能置喙,那麼用在這些地方反是亮眼的。


16.鏡頭有問題?在澳門生活,看得太真切是不太適宜的,糊塗點有時還會更開心。


17.燈光璀璨,五光十色,一派繁華。


18.澳門人就要有個像這些佈置一樣的心,大大個而且有洞的。


19.盼望這些燈飾的彩光能照亮全澳門。

afon

(置頂)2018奧遊貼文集

(置頂)2018奧遊貼文集 01.為了方便各位瀏覽,當然也為了自己查閱,我將2019年奧地利的全部貼文連結集合起來,希望你也喜歡 。